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服装设计测量人体尺寸的方法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6-26
测量人体尺寸,是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前提,量体尺寸的准确与否,是使服装符合人体体型特征、舒适美观的主要因素,也只有通过人体测量,掌握人体有关部位的具体数据,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才能使各部位的尺寸有可靠的依据。人体测量的工具及量体时的注意事项:
一.测量的工具:过去我国服装行业,尤其是“量体裁衣”定制服装时所使用的量体工具一般为皮尺、铅笔、便条纸。随着服装专业的发展,量体手段也在渐趋完善,现已有某些专用的人体测量仪器,如直脚规、弯脚规、卷尺、平行定点仪、身高仪、斜度仪、直接采寸仪等等。
二.量体注意事项:
1,被量体者必须要以常态姿势站立,正确反映本人体型。
2,量体者不要与被量体者面对面站立,避免给被量体者以不愉快感,一般以站立在被量体者的左或右前方为宜。
3,测量时要注意观察被量体者的体型特征,必要时可随时记录下来,特殊体型要增加特殊部位的测量尺寸。
4,对“量体裁衣”使用比例分配法制图来说,要考虑被量体者的着衣情况,被量体者的衣着也是测量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5,尺码记录要准确,测量顺序要注意。。二测量部位及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不同需要的人体测量,一种是供服装研究、制订号型标准、原型及内衣制作等用途的人体基本数据测量,即净体测量;一种是供服装加工用的人体实用数据测量,即着衣测量,由于目的和要求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三.基本数据测量:其目的是采集各种不同人体的基本数据,进行合理归类和综合分析,以获取人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和不同体型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服装的一般结构和特体结构提供依据。要求测得的数据是能够确切地反映人体各部位的实际数值,即“净体测量”的数据,因此,要求被量体者只能穿单衣单裤(最好为弹性良好的针织内衣裤或裸体),以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1,人体测定点的设置:为了求得正确的测量值,也为了在测量时叙说方便,因此首先需要找出人体测定点。熟悉人体的测定点,是能够获得量体正确尺寸的基本保证。当然,测定点在具体测量时可根据对象、款式的不同而选点也所不同。
头顶点:以正确姿势静止站立时,头部最高的地方,是测量身高的基准点。
颈窝点(FNP):颈根曲线的前中心,前领圈的中点。
肩颈点(SNP):在颈根曲线上,自侧面看来较前后颈厚度的中部稍微偏后的位置。
肩端点(SP):从侧面看在肩端以及上臂部宽度中央位置,处在肩与手臂的转折点上。通常比肩峰点靠前方。肩端点是衣袖缝合对位的基准点。
腋窝前点:在手臂根部的曲线内侧位置,放下手臂时,手臂与躯干部在腋下结合处之起点,用于测量胸宽。
胸高点(BP)胸部最高的地方,亦即乳头位置,在服装的构成上是重要的基准点之一,乳头的形态会依年龄等因素而变化,胸高点只限于成年女性。
膝盖骨中点:指膝盖骨的中央位置。
颈后中点(BNP):指颈后第七颈椎,当颈项倒向前时,该点就突出,比较容易找到,人体测定点设置11身高的基准点。
腋窝后点:同确定腋窝前点的方法一样,只是从体后找点,用来作为测量背长及身高的基准点。
肘点:是肘关节的突出点,在曲肘部时,该点突出很明显,是构成袖子的主要之点。
腰围线(WL):是人体中腰最细处的水平围线。一般就处于第一腰椎的位置。
手根点:是手腕外侧腕关节的突起点,也是尺骨的下端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外踝点:是脚腕外侧踝骨的突起点,也是下肢腓骨的下端点,是测量裤长的基准点之一。
量体部位及测量方法:
身高:从头顶点向下垂直量至脚跟平齐。
颈椎点高:从颈后第七颈椎向下量至脚跟平齐。
背长:从颈后第七颈椎向下量至腰围线处。
乳位高:从颈窝点FNP向下量至胸高点BP(男性不量)。
中腰高:从肩颈点SNP向下经过胸高点BP量至腰围线WL。
臀高:从腰围线WL向下量至臀围线处,即WL与HL之间距。
股上长:从体后腰围线WL向下量至臀沟,也可坐在椅子上量取腰围线WL至椅子面的距离。
膝长:从腰围线WL向下量至膝盖骨中点。
股下长:从臀沟向下量至脚跟平齐。
臂长:从肩端点SP向下量至手根点。
手长:从手根点向下量至中指尖。上臂长:从肩端点SP向下量至肘点。
头围:在头部水平围量一周,软尺通过前额和后枕骨。
颈中围:在颈中部水平围量一周,软尺通过喉结。
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腰围:沿腰围线水平围量一周。
胯围:在胯部水平围量一周,软尺通过胯骨高点,亦称中臀围。
臀围: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大腿根围:在大腿根部水平围量一周。
膝围:在膝关节水平围量一周,软尺通过膝盖骨中点。
小腿中围:在小腿中部最粗处水平围量一周。
小腿下围:在踝骨上方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腋围:软尺从肩端点穿过腋下围量一周。臂围:在上臂最粗处水平围量一周。
肘围:在肘点处水平围量一周。
腕围;在手根点处水平围量一周。
肩宽:从左肩端点通过颈后中点量至右肩端点。
胸宽:从前胸左腋窝点水平量至右腋窝点。
乳间距:从左胸高点水平量至右胸高点(男性不量)。
背宽:从背后左腋窝点水平量至右腋窝点。
颈围:软尺通过颈窝点、颈后中点、及两侧肩颈点,在人体颈根部围量一周。
在找到了人体测定点之后,就很容易地测量出以上各部位尺寸。一般在左右体型没有明显的不对称部位时,只须在一侧进行测量和取值(大多以右半身为基准测量)。若有差异时,则测量左右两方,而在具体作图时再加以考虑。以上测量顺序是按纵向和横向分别进行比较的,这样较为方便。人体基本数据测量.
2,实用数据测量(着装测量):这是一种传统的通常称之为“量体裁衣”的量体方式。主要用于服装的定做加工,需要按照具体衣着对象的体型、服装款式及服用要求,进行具体的人体测量,所获得的数据不是人体基本数据,而是服装的加工数据,所以在测量时可进行着装测量。
另外,确定制图数据,也可依据人体的基本数据(即净体测量数据,如明确的人体或国家颁布的服装号型标准),对有关部位设计适当的加放量,以获取服装加工数据。这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量体方式,尤其是着装测量,需要有一定经验的积累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