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上衣结构与比例分配的关系
来源:网络 时间:2013-11-04
上衣制图设计中应掌握三长(衣长、袖长、领长)、三围(胸围、腰围、臀围)、三宽(肩宽、胸宽、背宽)和二肥(袖根肥、袖口肥)等尺寸,这些尺寸又以衣长和胸围为主。款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领子,袖子,大身和衣袋上。
一,大身的分割
大身基本上有两种分割方法,不同的分割形成不同的款式。
1,三分法:也称“三开身”、“侧腰破缝法”,即把袖窿全部分割给前身,后身与后背宽基本相等,这种形式,使前身造型完整美观,如男女西服,中山服等都采用此法。
2,四分法:也称“四开身”,即上腰部分从袖窿中间破开,因为人体的前胸宽和后背宽基本相等,前胸与后背各占胸围的一半(两个1/4胸围),与中式对襟方法相似,四分法多用于衬衫,内衣等。
二,衣身主要高度的比例关系
1,肩斜
根据实际测定有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按半胸围的1/10来确定落肩点;二是按肩斜度(肩斜线与上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女性的肩斜角为20°(前肩斜21°,后肩斜19°)。男性的肩斜为19°(前肩斜20°,后肩斜18°)。
2,袖窿深
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较准确地反遇袖窿和胸围的比例关系,便于造型的推板,以落肩点为准,往下取胸围的1/10+(6~9CM)的尺寸或取胸围1.5/10的尺寸;二是要求不太严格的款式,可以从七平线往下直接取胸围的2.2/10的尺寸定点。
3,腰节线
可按总体高的1/4或实际测体取得。后身由于肩胛骨的影响,必须留有一定的量。
4,底边起翘
一是由于摆缝外张使底边与摆缝的夹角变小。为了把夹角调整为90°,底边应该起翘。二是因为腹部突出。为了保持底边圆顺,也应加大翘度。三,衣身主要围度比例分配关系
三,衣身主要围度比例分配关系
1,肩宽
前肩宽为总肩宽的1/2。一般后肩宽比前肩宽大0.5-1.0CM。
2,胸、背宽
胸宽和背宽一般相同,约为胸围1.5/10+(3-3.5cm)或胸围的2/10-1.5cm;也可表示为胸围的1.9/10。
3,前后胸围
四开身的前胸(2片)、后背(2片)均占胸围的1/4。三开身前胸(2片),约占胸围的3.5/10(1/4+1/10);整后背约占胸围的3.5/10,但这个比例稍大。要减去3~4cm加以调整,也可用占胸围3.1/10的比例。
4,下摆宽
在胸围尺寸的基础上,根据体型和款式的需要摆缝适当扩张,并使底边起翘后与摆缝的连接线保持90°角。
四,前身的衣袋
衣袋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装饰作用。衣袋的位置、大小要与服装的整体造型对称。
1,大口袋
在结构上有明袋、暗袋,款式上有平袋、斜袋之分。根据造型、视觉比例的要求,明袋的上口约在衣长的1/3处,袋底距底边2~5cm(根据不同的品种确定);左右位置的安排,一般是口袋的中心线约在前胸宽中心线向前中心方向移动1~1.5cm处。暗袋的袋上口要比明袋上口线下移2~3cm。斜袋一般是暗袋,斜口位置可把平口袋沿袋中心点旋转一个角度,以45°为宜。
2,小口袋
小口袋也有明暗之分。袋的上口线在上数第二个扣眼水平位置,告袖窿处的袋角适当起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