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3569547612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如何将插肩袖的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裁剪得既美观又合体?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6-29
插肩袖的裁剪公式较少,有一定的造型随意性,也就是说方法比较简单,但裁剪中的某些部分就需灵活确定。比如袖山和袖窿这对弧线,只要“等长对位”都可算作裁剪正确,但要将其裁得不仅仅是正确,而是要既合体又美观,那就要靠裁剪师的审美眼光和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以下是有关袖山和袖窿弧线造型的几点提示,以供参考:
(1)插肩袖的袖窿深席稍深一些,与同类型的圆装袖服装的袖窿深一般加深1厘米左右。较合体的插肩袖服装,袖窿深一般应为25厘米~27厘米,而较宽松的则应为28厘米~30厘米。
(2)插肩袖的装袖吃势量一般较小,前、后袖山弧线比衣身前、后袖窿弧线一般各长出0厘米~1厘米就可以了。这和它的装袖工艺方法有关,例如若采用骑缝或包缝等缉压明线的缝型装袖,就不需要缝缩吃势。
(3)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的绘制要按基本方法中介绍的顺序来进行,才能保证其正确性和相配性。因为它们是环环相扣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的绘制必须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其中较关键的一步就是一定要先确定袖窿底点,绘制袖窿弧线,再在袖山高线上寻等长对位点,绘制袖山弧线。
(4)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分离点”位置的正确确定,是插肩袖裁剪得合体、舒适的关键一步。前“分离点”A的位置:纵向位置一般在前胸宽线的1/3处,横向可向前中心线稍偏,般向前偏的量为l厘米~3厘米,越合体的袖型向前偏的量越多些,但有一些由于造型的要求,前偏的量可更大,后“分离点”的位置范围稍大些,一般位于背宽线的1/3~1/2高度范围内,以满足弧线造型和对位等长等其他条件的需要而定,一般分离点的位置越高,衣袖与衣身的重叠区域越大,服装的活动余量就大了,活动舒适性较好。
(5)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一定要自然弧顺,一般袖窿弧线多呈“(”状,袖山弧线多呈“S”状。
(6)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的组合形状多为“人”字型,即上半部分为重叠状,下半端分离,只有一个分离点。但也有一些前袖山弧线和袖窿弧线的组合形式可为上段重叠、中段交叉,下段分离的三段式,有两个分离点。这一是为了满足弧线造型的流畅要求,二是为了适当减小前胸宽余量,以便穿着活动的静态效果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