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中式服装的演变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7-01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辉煌,而中华服饰文化也同样有着灿烂的历史。纵观中国历史的变迁,虽然随着不同朝代的更迭,服装的格式也会随之改变,如领型的变化、袖型的变化等。但其服装内在的构成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如衣片前后连裁(无肩缝)、连衣袖等。这也是中国历代服装的构成中所相互传承的。
中式传统服装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便,而且穿着舒适。但是,中式服装适体性差,特别是与西式服装相比更显其不足。因此,自19世纪中期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列强开始殖民中国,西式服装也随之传入我国。从此,中式传统服装开始受到西式服装的影响。而在清朝早期的女装还是比较宽大的,到了中后期,尺寸上也开始变得合体了。
民国后,国民政府开始推进服饰改革,男性的着装开始西装化,被孙中山先生倡导、并由他根据西式军服造型而设计出的中山装被广泛穿用。虽然在中国一直把中山装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但它并不属于中式服装,因为它从结构至造型完全是属于西式服装。而在整个民国期间(1911-1949年),女装的西装化要比男装缓慢许多,其主流服饰还是以中式服装为主。但在30年代中后期,上海开始出现了采用西式服装结构来制作的中式服装,如前后分开裁剪、作肩缝、收腰、作省、绱袖的旗袍和罩衫等。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使得中式服装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像西式服装一样合乎体型,从而也使得中式服装更符合现代人们的穿着和审美情趣。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式服装由传统的无肩缝连袖结构,迈向了现代中式服装的有肩缝绱袖结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除了偏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外,人们过去穿用的中式服装已逐渐被西式服装所替代。这不仅是因为西式服装更适合现代人的穿着,更由于中式服装的造型单一款式变化少的缘故。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着装已基本上全盘西化了。此时的中式服装除了一些乡下的老年人外已很少有人穿用了,而人们在城市里偶尔见人穿着中式服装反而会因为稀奇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了。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陈地位的提高,人们开始在重新反思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式服装重又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在一些民族传统节日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场合,人们纷纷以中式服装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结。
如今,许多年轻人在结婚时,除了要选择一套西式婚礼服外,一套中式传统结婚礼服也是不可缺少的。可见国人对传统的中式服装的情结在心中一直就没有解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