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裤子的结构和造型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7-01
裤子的基本结构和造型,从长度讲,有裤腰、上裆、下裆;从围度讲,有腰围、臀围、腿根围(横裆)、膝围(中裆)、踝围(裤口)。上述结构通过底裆(即大裆、小裆连接成的凹形曲线)连接构成裤子,整体造型要求符合人体体型。
1.上裆部分
上裆部分是人体腰节至裆底水平(躯干下部与下肢上部连接交叉)部分。周围和上下有前腹、后臀和两侧的髋骨等处凸峰面,又有腰节至腹臀、腹臀至大腿根以及耻骨至尾推下裆底等凹面。因此裤子上裆部分的造型必须在实用性和装饰性两个方面作出符合人体体型的处理。
(1)从腰围至臀围前面腹部圆略前凸,腹峰位偏上;后面臀部丰满后凸,臀峰位偏下;左右两侧,从腰节以下为髋骨的髂骨至大转子显著凸出。因此腰围至臀围一段的造型是:前面(前裤片的前缝线)为微凸的弧线,后侧腰节至臀围则为明显凸出的弧线,臀峰处的围度线为最大。
(2)从臀围(臀峰)至底裆(大腿根)由于底裆(横裆)的水平围度较臀围显著缩小,因此由臀围向下的前后左右均为收缩趋势;前面顺上腹自然缓缓收下,收势较小;后面由臀峰往下急剧收缩;两侧从大转子向下,较缓收缩。
(3)上裆部分由于有髋关节的下肢运动和弯腰运动,如弯腰、下蹲、踢腿等,而且这些较大幅度活动,主要是向前方,特别是上下牵扯裤后身。因此进行上裆部分造型结构制图时,要加长后裤片的上裆长。一是腰节处适当“起翘”,二是把后缝线延伸,后裆适当落低1~1.5cm(叫落裆)。
2.底裆部位
底裆是裤上裆和下裆的连接处。底裆的总宽度反映躯干下部的厚度,是前腹至后臀的跨距。在制图设计中.分为前裤片的小裆和后裤片的大裆连接。按正常体,臀围的大小、大腿根的粗细决定裆部的宽度。因此在制图设计时,常以臀围为依据计算,分配大、小裆的尺寸。经实际测算,裆部的总裆宽的3倍(均量至臀围宽线)。
3.下裆部分
(1)裆底(横裆)至中裆(膝围)属裤腿的大腿部分。按腿型上粗下细的比例,是内收造型趋势。前后裤片的线条造型应是:前面顺上垂下,两侧收势较缓,后面顺臀下则为较急的内凹收势。
(2)中裆至裤口属裤子的小腿部分。根据腿型有以下几种造型处理:一般的西裤、筒裤是中裆(中裆稍上移5cm左右,造型好看)与裤口作垂直线连接;“喇叭裤”是中裆和裤口作梯形直线连接);瘦腿裤、紧腿裤则必须注意小腿腿肚的凸峰,要作中裆、小腿肚和裤口三个围度的曲线连接造型处理。如马裤要在裤片上收省或归拔工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