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7758521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西服结构制图的步骤及说明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7-01
男装上衣原型虽然最初是针对西服上衣而设立的,但在使用它制作西服时,还必须对原型进行各种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不光是针对不同尺寸的调整,还有针对原型自身结构的调整。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西服的结构制图,我们这里把它的制图分成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作基础线
日常西服的参考尺寸:身高170cm,胸围92cm,背长42.5cm,腰围78cm,衣长75cm。
(1)胸围松量:加放18cm,原型松量为16cm,由于西服在制图时后背中缝和后侧缝收腰时会消耗掉4cm,所以,必须在原型的基础上另追加6cm的松量。制图中半胸围的加放量为3cm,其中1cm在后中缝加出,2cm在前后侧缝中加出,然后如图拓下前后片原型。
(2)前中心胸围线剪开:由于男性胸肌较发达,这里要把前片原型的前中线在胸围线上剪开,并向上提高0.7cm(可参照女装制图采用原型移动法作出)。
(3)衣长线:由后颈点往下75cm定出。而原型法多采用由腰节线往下32.5cm定出(这个长度是按原型背长42.5cm-10crn定出)。这也是标准的西服长,然后作水平线画出底边衣长线。
(4)臀围线:白腰节线往下20cm,或按背长的1/2-1cm左右定出。
(5)原型背宽与胸宽垂线:分别以原型的背宽和胸宽作垂线至底边衣长线,这也是六片结构的基础线。
(6)袖窿深线调整:按原型制图中半胸围宽松量追加(3cm)的112=1.5cm向下定出。
【第二步】后片制图
(7)后领窝宽:由于第一步在后中心线向外加宽了1cm,这样后领窝宽也就在原型的基础上加宽了1cm。
(8)后肩端点:向上提高0.5cm,重新画顺后肩斜线。
(9)背宽横线:按袖窿深下落量1.5cm的1/2向下调整0.75cm重新画出背宽横线,然后如图定出它们之间的中点。
(10)前后肩宽:分别较原型肩宽放出0.5cm,这样后肩宽加上后中缝放出的1cm,相当于加宽了1.5cm,整体肩宽加宽量为3cm。(其中的前后肩宽追加量是按袖窿中前后衣片各自胸围追加量的一半来确定的,而袖窿中加宽量为2cm,前后胸围平均加宽为1cm。)
(11)袖窿弧线:前胸宽在袖窿深线往上5cm处向外加宽0.5cm(同肩宽),背宽在背宽横线上加宽0.7cm,稍大于胸宽0.2cm,在背宽垂线上由袖窿深线与背宽横线的中点处加宽1.4cm,然后重新画顺西服的袖窿弧线。
(12)腋下片后侧缝辅助线:由原型后背宽垂线出1.4cm处的袖窿弧线上向下作垂线至底边线画出。
(13)后背中缝线:腰线处劈进2.5cm,臀围线处劈进3cm,并连直线至底边线。上侧先由腰线与背宽横线处连直线,然后适当用S形弧线画顺(即胸围线以上适当向外弧出,胸围线以下向内弧进0.15cm)。
(14)后片底边线:在底边用作后中缝的直角线方式画出。
(15)后片侧缝线:在原型背宽垂线的基础上收腰1.3cm,下摆宽按后腰围宽+1.3cm定出,如图画顺。
(16)前底边线:先由前中心衣长线处下落1.5cm,与后侧缝底边连线,然后在中间处向下弧出0.3cm画顺。
【第三步】前片制图
(17)腋下片后侧缝线:在腰线上收腰1cm如图画顺。
(18)前侧缝线:以原型的胸宽垂线为基础向外画出,在袖窿深线处出4cm,腰线处出2.5cm,底边线处出3.5cm,然后按图画顺。这样前侧缝可适当藏进袖子腋下,既不影响前片的整体感又能达到合体的效果。
(19)腋下片前侧缝线:以前片侧缝线为依据画出,袖窿处为同一点,腰线处省掉1cm,在臀围线上重叠1.5cm,底边线上重叠2.5cm,然后连线画顺。(注:在底边重叠,是因为前侧缝处人体的胯骨向外突起的量大于前侧缝腋下点处,这里我们可以选一根1米左右长的直尺,把上端放在直立的人体前侧缝腋下点的位置上,这时我们会发现,直尺的下端因人体两侧胯骨的突起,是向外斜出的,这也就是需要在衣片的前侧缝底边作重叠的缘故。而在后侧缝中却不是这种情况,所以后侧缝底边不需要作重叠。)
(20)大袋位:在前胸宽垂线上,由底边线往上按衣长的1/3-0.5cm=24.5cm来确定。袋口线与底边线平行,袋口中点向前偏1.5cm,袋口宽15cm,袋盖宽5cm,袋盖前侧与前中心线平行,后侧底边向后斜出0.5cm。
(21)手巾袋位:参考原型胸围线高定出,距胸宽线2.5cm.袋口长10.5cm,宽2.5cm,斜度为袋宽的1/2。袋口左上角向外飘出0.3cm。
(22)前腰省位:由大袋口前侧进1.5cm,然后向上作垂直延长线,上省尖距手巾袋位5cm,腰省宽1.2cm。至此,日常西服的基本纸样结构已经制作完成。由于不同的西服除了在领形和门襟上有所不同外,其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只需针对不同的西服造型进行简单的变化,就可以作出各种西服纸样。
【第四步】翻驳领与褂面制图
(23)扣位:两粒,上扣在前中线上由腰节线下落1cm处(对于收腰身的西服,此处为最佳扣位,更有利于这类西服腰部造型的美观。如果扣位远离腰部最细处,容易造成前止口腰部的张开),底扣距上扣11cm。
(24)搭门宽:2cm。
(25)翻驳线:先由前侧颈点往外按后领座宽-0.5cm定出2cm的临时侧领座宽,并与腰线和前止口的交点连直线作出翻驳线。(翻驳线下止点高于上扣1cm,可使驳头翻出后与扣子不至于太挤。)
(26)串口线位:将原型领窝深平行下落1cm画出。
(27)驳头宽:8.5cm,由翻驳线上作直角线至串口线定出,再与翻驳线下止口点连直线,并在下1/3处弧出0.7cm,驳口宽4cm,领口外侧起翘0.3cm(因为驳头外止口缝线后会有所收缩,这0.3cm是预留缝缩量)。
(28)圆摆止口线:在底扣位由搭门宽劈进0.4cm,臀围线处由前中心线出0.5cm,底边线由中心线进6cm,如图由腰围线处开始向下画圆顺。
(29)翻驳领:后领倒伏量1.7cm,后领座高2.5cm,后领面宽3.5cm。前领口宽3.3cm,由驳头领口宽处作串口线的直角线,上端再偏出0.5cm面出。然后再分别画顺领脚弧线、领翻折弧线、领外口弧线。
(30)挂面:肩线处宽3cm,腰线处宽10cm,底边按腰线处宽的垂线再向内偏进1.5cm,然后用弧线画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