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 2025-05-11431025
斜裁技术在我国传统服装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7-02
(一)深衣
服装界公认斜裁技术是维奥肉( Madeleine Vionnet)创造的,但是在我国先秦时期,斜裁技术就已运用于服装的制作中。
先秦时期诸侯和士大夫,下朝后闲居时穿着的服装——深衣,运用了斜裁技术。深衣通常用白布制作,它的最大特点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体,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下摆不开衩。下裳用6幅,每幅又分解为2,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的,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的一头叫做“有杀”。在下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着时,绕于后腰上,称为“续衽钩边”。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面料斜裁后能获得直裁所不具备的性能。
(二)肚兜
我国传统的女子内衣——肚兜,也是应用斜裁手法制作的(图1-6)。古人迷信红色有驱鬼避邪之功用,于是便有意将红色面料制成贴身的内衣,意为“吉祥如意”、“万事如愿”。肚兜的主要功能就是贴身装饰,当时没有弹性面料,要想达到柔软贴身的效果,便采用了斜裁的方法。借助斜裁的性能将女性身体包裹起来,同时不束缚女性身体,而且肚兜斜裁比直裁更能节约面料,边缘更加稳定。肚兜一般选择真丝、纯棉等面料,同时可加入手绣工艺。如今它们成了一种美丽的象征,成为现代人对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三)包边
历史上对于包边所用布条的裁法有过争议,18世纪时,包边的布条还是直向裁剪。用直向裁剪的布条进行包边不易操作,且边缘不圆顺。到了近代,很多服装的包边开始使用斜裁。典型例子就是我国清朝女子穿着的旗袍,旗袍上的包边是用斜裁的方法获得的,制成后包边圆润,布边非常平整。斜裁机的出现,为斜裁包边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四)盘扣
除了包边使用斜裁的窄布条缝制,旗袍上还有一处采用斜裁的布条制作,即盘扣。因为盘扣的纽扣和纽襻条成型后弯曲度较大,同时必须保持它们的圆润,只有用斜裁的布条才能获得这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