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1lglabobo
- 2025-05-11431025
- 2025-05-11HalalAlla...
- 2025-05-1016a03
- 2025-05-10huojian
- 2025-05-10184825220...
- 2025-05-10Anna
- 2025-05-10qsy
纸样样板设计与制作规范
来源:网络 时间:2016-03-18
样板设计最终目的是制作出符合生产技术管理要求的样板。制作样板的材料通常是韧性好的专用样板纸、牛皮纸、拷贝纸等。某些工艺样板和定型模板可采用较耐磨的硬质材料制作,以避免磨损和变形,如塑胶板材、金属薄片等。样板制作要求剪切顺直、光滑;纸质样板的边缘可涂刷胶水处理,以提高耐磨性。
样板是服装加工生产环节中的重要标准,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服装生产和服装产品的质量。因此,样板的制作质量显得十分重要。为保证样板的准确度,样板的制作方法和过程都必须遵守一些必要的规范,这些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图与样板标识符号
样板设计过程的结构设计图属工程制图范畴,需要有严谨规范的制图符号,它是一种图纸语言,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图纸化表现形式。样板是一种生产技术标准,更应规范化,需要有通用的标识符号,便于指导生产。因此,在时装企业化生产中只有统一标准的图纸语言和规范,才能避免出现理解差异而造成误解,这对于提高样板设计效率和准确性、严格样板标准和权威性尤显重要。
基本约定如下:
计量单位:结构制图与样板设计,以厘米(cm)为基本计量单位。
比例:结构设计稿通常为1:5,大样为1:1。
标注说明:文字采用仿宋体;数据采用阿拉伯数字。
常用代号:一般采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表示。胸围(B)、腰围(W)、臀围(H)、颈根围(N)、总肩宽(S)、胸点(BP)、袖窿弧长(AH)、胸围线(BL)、腰节线(WL)、臀围线(HL)、前片( FRONT),后片(BACK)。
(二)缝线与缝份
缝线就是服装制成线,即轮廓线或称净缝线,是时装缝制成形的缝合标准线或边缘。将衣料裁片缝合时,被缝去部分,称为缝份。在样板上需做明确的标示,即净缝(制成、轮廓)线、缝份线。
1.缝线组合关系
原则上相互组合关系的对应缝线长度须保持一致。但其中一些缝线,因造型或工艺技巧的特殊要求,而有不同的长度组合要求。
(1)肩缝。出于对肩背部的立体形态及前后的结构关系考虑,后片肩线应稍长于前片,一般为0.5—lcm,视缝线的长短和面料的厚薄以及体型特征而定。
(2)-片袖袖底缝。为使袖肘部适合手臂的自然形态和屈伸,通常后侧袖底缝线宜稍长于前侧。在袖后侧设置袖肘省就是出于这一功能考虑。
(3)两片袖袖缝线。为塑造肘部微曲的自然形态,小袖片前侧袖缝线宜稍长于大袖片前侧袖缝线;而后侧袖缝线是大袖片稍长于小袖片。
(4)袖山吃势。吃势是工艺术语,是指两层以上裁片组合时的松紧关系,即其中某层裁片比与其组合的另一层裁片稍松,则该层裁片含有“吃势”。为塑造装袖袖山头圆顺丰满的效果,装袖袖山缝线需有吃势,即袖山缝线应长于袖窿缝线。吃势通带可因面料的厚薄、袖山的造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平装袖的吃势为2—3cm,礼服袖为3—5cm。
(5)层势、里外匀、窝势。层势是指多层次各裁片之间的长短关系;里外匀又称里外容,是指止口部位以及部件的面、里裁片间的相互关系;窝势是指形成自然卷曲窝状的各层裁片间的大小或长短关系。为使各层裁片相互服帖、止口平服或卷曲窝状自然,依据具体缝制工艺要求,各裁片缝线之间需要处理好“吃”与“赶”的组合关系。所谓“赶”是相对于“吃”的一种工艺术语,即其中一层裁片比另一层裁片稍紧。通常面层、上层、外层裁片宜稍长、稍大或稍松于其相对应的里层、下层、内层。
(6)其他。直丝缕缝线与横丝缕、斜丝缕缝线组合时,通常直丝缕缝线宜稍长一些。
2.缝份加放
缝份,即被缝合起来的部分。为使裁片缝制后保持造型设计的原有形态,需在相应的缝线上加放所需缝合量,即缝份。
加放缝份的方法,就是沿轮廓线(净缝线)加放所需缝合量。
缝份量的多少视面料特性、工艺缝制方法而定,即实际被缝去多少就需加多少缝份量。原则上,松散的、厚型面料裁片要比细密的、薄型面料缝份量稍多;另外,弧线轮廓处的缝份宜少不宜多。通常一般面料的内缝为0.6—0.8cm;外露缝为1—1.5cm;底摆折边视具体设计宽度而定,一般为3—5cm。
加放缝份后,样板拐角应做相应的处理。基本规律是:接近直角的拐角不做处理;锐角形的拐角以及有组合关系的拐角,缝份加放时应做相应处理;折转型的贴边缝份加放时,应做对称折边的处理。
拐角缝份处理方法:先缝合一道缝份净缝线并作顺延,与拐角另一道缝份线相交,过交点作缝份线的垂角;非直角拐角的折边缝份,以净缝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处理。
(三)标记
标记就是指标在样板上的工艺标准符号。常见的标记有:剪口(刀眼)、钻眼(打孔)、丝缕标线、顺毛(花)标线及其他必要的工艺缝制符号等。
1.剪口
剪口又称刀眼,通常是缝合对位标记。表示两裁片缝合时相对应、吻合的位置,如省位剪口、中点剪口、缝份剪口等。剪口一般采用剪口钳剪成,剪口的形状常见有V字形和楔形。一片式袖子袖山对位标记的规定:在标记好的后袖山对位剪口的上方lcm处再加一个,形成
双剪口,表示为一片袖后侧。
2.钻眼
钻眼也可称定位标记。表示裁片上的定位点,如口袋位钻眼、省尖位钻眼等。钻眼工具通常用锥子或钻眼机。为避免因锥子钻破面料而造成丝缕外露现象,通常钻眼位稍偏进实际定位点,以确保钻眼孔在缝份之内。叠加类部件,如贴袋的定位点,其钻眼位在实际定位线内0.3—0.5cm左右;缉缝、封口加固等定位,也宜在定位线(点)内0.3—0.5cm左右;省尖的钻眼位在省中线省尖以内lcm左右。
(四)样板信息
样板信息指在样板上标注的有关样板的必要说明、注释等文字内容。主要信息有:样板名称、生产编号、号型,规格尺寸、丝缕方向、裁片数量、样板审核章等。这些内容要求在纸样醒目位置清晰标示。标注样板信息便于样板的管理和使用。
服装名称:指具体样板的服装名称。
生产编号:一组由企业根据生产管理需要编制的代码。代码组成:年份码、产品类别码、产品系列码、款式码等,中间用半字线隔开。产品类别就是企业产品线的分类编码,具体某一样板的号型,通常以统一号型标示。
规格尺寸:服装的各部位规格尺寸。
样板编码:一组由样板技术管理根据需要编制的代码,主要有样板类别、样板数量等内容。
代码组成:样板类别码、全套样板片数、具体某片样板在全套样板中的序号,中间可用半字线隔开。样板类别码是指样板分类的编码,如净样板、毛样板、衬样板等。
丝缕方向:指裁片面料的直丝缕方向。
绒毛(纹样)方向:指裁片面料的绒毛(纹样、图案)倒顺方向。
裁片数:指该样板的裁片数量。
说明:其他有关生产、技术方面等必要的说明内容,如面料的特性、丝缕允许偏差的范围以及对条、对格、对纹样等方面的规定。
原则上,每片样板都应完整地标示上述信息,当某些样板面积较小不足以完整地标示时,生产编码、号型、丝缕方向及裁片数量等内容必须标示。所有样板都必须经生产技术部门严格审核,准确无误,合格后加盖审核章。无审核章的样板视为禁用样板,不得投入生产。样板使用中,因故损坏或自然磨损造成样板不精确的,应及时交技术部门审核校对,审定为不标准的样板应加盖作废章或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