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下载排行
推荐下载
最近注册
- 2025-05-12177019221...
- 2025-05-12kuing625
- 2025-05-12azqe123
- 2025-05-12axiu
- 2025-05-12wangli123
- 2025-05-12Leing
- 2025-05-11lglabobo
- 2025-05-11431025
斜裁样板制作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7-02
一、净板的加放
制作裁剪样板,由净样到毛样的过程中,缝份是很重要的技术指标。缝份的确定,以保证服装缝合牢度、形态稳定、装饰美观、节约用料以及降低缝制浮余率、提高缝制效率为依据。确定缝份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缝份量和缝份形状。
(一)缝份量的确定
1.常规缝份量的确定
通过缝口开裂强度实验可知,缝份越大缝口开裂强度越大。这是由于缝份增大,使缝边包含的纱线根数和交织点都增加,纱线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因而提高了缝口开裂强度。但是,缝口开裂强度与缝份量不呈线性关系。当缝份约为1. Scm时,开裂强度与缝份量关系曲线的斜率明显减弱。为保证开裂强度和用料经济,缝份量的大小应控制在1. 3cm左右。1.3cm的缝份量是针对中等厚度和密度的面料,对于薄型面料或纱线抱合力较强的面料,缝份可采用lcm。而厚型或易脱纱面料缝份可采用1.5cm。缝份量的调节主要为保证必要的缝口开裂强度。斜丝绺易伸长,所以斜裁服装缝份量一般比直裁稍大。
2.特殊缝份量的确定
(1)特殊部位缝份量
服装中有些特殊部位为保证其缝制效果,如外观平整性、缝口的牢固度或者降低缝制工艺的难度,有时在常规缝份量韵基础上加以调节。通常需调节的有以下几个特殊部位:折边、弧度过大的部位和几乎不受拉力的部位等。
折边。折边是服装边缘部位,易显露在外,因此需加大缝份量。直裁服装通常底边(如袖口、脚口、裙边等)的折边为3cm左右,高档挂里服装的折边量还需加大,中低档或无里的服装可稍小些。斜裁服装无论档次高低,折边都应窄些,否则外观不平整。袋口处的折边量也需要注意,对于斜裁明贴袋,由于袋口易变形,可以增加折回数,因此折边量可为3cm左右。
弧度过大的部位。弧度过大的部位缝合后易牵紧或是有过多余量而影响外观质量,如领窝、袖窿、大身弧形分割线等部位。图5 -1是一个弧线缝份的示意图,AB线为净缝线,A'B’线为毛样线,A”B”线为缝合缝份后AB线所应处的位置。弧度过大的部位,缝份量越大,不平服现象越明显,减少缝份量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一般将常规缝份量减至0.5-0. 7cm。
不受力部位。有些缝口部位几乎不受力,如领外口、衣身止口。减少缝份可以改善外观质量,可将常规缝份减至0. 7cm。加缝部位,加缝也称为放头,多用在高档服装中,尤其在单量单做中。除必要的缝份外,在人体易变化和服装易修正的部位再加些余量,用以调节服装时加长加肥。一般在常规缝份之外,再多留放头量1. 5cm左右。斜丝绺的可调节性使得斜裁服装可包容服装轻度不适体量,同时斜裁服装穿着寿命不及直裁服装,因此斜裁样板不常多加放头量。特殊面料。缩水率和脱纱也会影响缝份的加放,缩水率大、易脱纱的面料可适当加大缝份量。
(2)特殊缝型缝份量
在服装缝制工艺中除一般的平缝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缝型。斜裁服装为保证面料自身的斜丝绺性能,应选择简单的缝型。常用在裤侧缝、肩袖缝等处的明线倒缝,对缝份量的要求要依据明线的宽窄。常用于男衬衫中的包缝,缝份量依据包缝的宽度,且缝合的两缝份大小不同,一般窄缝边为0.77-0.85cm,宽缝边为1.5-1.85cm。斜裁服装中运用的双针绷缝的缝份量为0.5一0. 8cm。
(二)缝份形状的确定
缝份的形状包括缝份端角和缝份边的形状。缝份的形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与净缝线(针迹线)平行、宽度一致,也不能认为是由缝份端角相邻的两边相交自然成形。不当的缝边和端角形状会导致裁片加工错位和缝制精度下降。
1.处理缝份端角的基本方法
处理缱份端角的基本方法有相交法、直角形法、对称法以及结合法。相交法是相邻两边的缝份边相交自然形成的端角形状。直角型法是延长第一针迹线(端角一般有两道线迹,先缝合的为第一针迹线),与另一缝份边相交,过交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一针迹线,然后按缝头的宽度作出四边形。同时,根据缝份的处理方式也可以控制第一针迹线延长线的长度。
2.缝份端角类型特点及如何选择
直角形法的特点是缝边等长,降低缝制难度,提高缝制效率。但当两个裁片缝合劈缝后,会缺少一部分缝份,与其他部位缝合后既不牢固,也不美观。因此对有里料的服装,其样板的端角缝份形状要求不过于严格,只需便于对位加工,不必考虑成型后的形状,可采取直角形法,如挂全里的夹克样板。
无里料的缝份端角的设计应考虑成型后面料反面的缝份形状,这时最好采用对称法,如挂半里的西服、无里的夹克、风衣等。衣摆、裤口、袖口等部位的折边,如按相交法或直角形法处理折边角,当折边翻折后,会出现尺寸不符,严重影响服装的外观,因此折边角采用对称法最为合适。
但对称法虽然解决了缝份缺角的问题,同时又出现毛缝边不等长的新问题。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在缝份上增加对位点,也可以采用结合法。
3.缝份边的形状
缝份边一般与净缝边平行,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高档裤子的后裆线在腰围处需加入可以调节的放头量,而大裆弯处弧度较大,缝份量应取需要量的最低限度。因此从A—B的缝份边的形状并非与净缝边(针迹线)平行,而出现过渡缝份的形状。同一净缝边的缝份量不同。除此方法外,有时也可把缝份边的形状制成台阶状,如挂里服装的面料前衣片底摆边在与贴边和里子缝合时,存在一个工艺缝合的过渡,因此,这类衣服的前底摆边为台阶状。
二、样板的定位
净样周边加放缝头、放头、折边等所需放量并画、剪成毛样样板后,为确保原样板的准确性,在推板、排料、画样、剪裁以及缝制时部件与部件的结合等整个工艺过程中保持不走样、不变样,需要在毛样上作出各种标记,以便在各个环节中起到标位作用,达到提高缝制效率和准确度的目的。
单件高档产品缝制,一般只有两层面料,多采用打线钉、锥眼或用点线器擂印等方法定位。大批量生产需要在裁剪样板上用打剪口和眼位的方法做出准确的定位标记。
1.剪口
剪口也称刀眼。在样板边缘需要标位处剪成三角形或矩形缺口。剪口深、宽一般为0. 5cm左右。样板中需要作剪口标记的部位有缝份、折边、省道、对刀和绱位等。
(1)缝份省
常规缝份可不作标注,但在特殊缝份的两端或一端,对准净线位置作出剪口标记,表示净线对以外为缝头宽度。
(2)折边
在折边处打剪口,如底摆、挂面等。缝制折折边边前可按剪口翻折熨烫。
(3)省道、褶裥
省、褶的形式很多,省道与褶位在样板的边缘处应打剪口。
(4)对刀
服装结构中的一些主要拼合缝,特别是较长的缝边,在两片缝合时,除了要求两端比齐外,还往往要求在中间某些部分作定位标记,达到吃缝、伸缝、或平缝等缝纫要求。
(5)绱位
当小部件绱于或装于大身时,为降低工艺难度,提高效率,可作绱位标记,如绱袖子、领子时,在袖、颌和身作对应剪口标位。
2.打孔
打孔是样板内部的定位方法,可用锥子或冲孔工具打眼。孔径一般在0. 5cm左右。如袋位,省尖多用打孔定位。眼位在衣片内部,为了缝纫后不出现污染或损坏面料,一般将眼位打在结构线内部。不同的结构眼位离拐点的距离不同。省尖、袋位需作内部打孔。斜向面料易变形,缝纫难度较大,因此斜裁服装的样板定位非常重要。
3.净边
对样板中需要精确定位的局部单独剪成净样,以便排料、画样时能准确画出位置及形状,多用于高档服装。
三、样板文字标注
样板制成后还要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便使用时不会出现混乱,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样板的档案管理工作,作以必要的规范。
(一)文字标注的内容
在样板中需要标注服装的编号及名称、号型规格、样板部件名称、丝绺的经纱方向以及一些特殊说明。其中经纱方向的标注对于斜裁服装非常关键。
(二)丝绺标注的方法
斜裁服装丝绺的标注方法以直裁服装的标注方法为基础,通常先在样板上标注出直裁时的丝绺方向,这较简单,且不易出错,然后再标记斜裁的丝绺方向。